/ EN CN 

科研与创作
【川大艺坛】 第1期 黄宗贤: 图像中的时代与变革中的图像———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美术一瞥
本文由  于 2021-06-09  发布在 川大艺坛 栏目中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必赢nn699net,植根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依托一流大学多学科的学术支撑,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艺术人才培养、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的重镇。学院学科齐全,名家荟萃,成果丰硕,在全国乃至海外的艺术学界享有盛誉。为全面展现学院学术水平,为新时代艺术发展立言,特开辟“川大艺坛”栏目,将定期推出学院师生的学术成果,以飨读者。

 

图像中的时代与变革中的图像———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美术一瞥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美术发生重要变革、获得巨大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40年。40年来,艺术家们用视觉形式记录、表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未来留存了视觉记忆。改革开放也为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语境和广阔的空间,使中国美术的整体格局、观念、形态与价值取向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中国当代美术的独特品质与形象,为中国美术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美术;变革发展;图像

 

美术如同其他艺术一样,总是在“自律”与“他律”的双重作用下生存、发展。很多时候,“他律”的影响胜过艺术的“自律”。也就是说,社会的其他因素,诸如政治、经济等深刻地影响着艺术的发展,使艺术与社会有一种密切而深刻的关联性。开启于40年前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也开启了中国美术的新里程。中国美术无论在观念、形态及整体格局方面都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书写了中国美术史的新篇章。40年来,中国美术与中国社会变革、发展同频共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及社会变革的历史涛声无不回荡在美术大潮中,而且美术观念的演变、美术思潮与流派的兴起,无不折射出美术内部变革与外部语境互为应证、相互激荡的关系。

一、时代变革的视觉镜像

中国现当代美术较之于中国传统美术和西方现代艺术,最为凸显的特征就是与社会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关注现实,与时代同行,以视觉方式彰显时代精神,反映现实景象,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的一个重要属性,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的重要特征。一部40年来的当代美术史,既是美术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更是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形象史。改革开放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人的生存境遇、观念变革与精神面貌无不在美术作品中得到最直观、最生动的呈现。

改革开放是以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的,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正因为思想解放,美术界才有了突破以往创作模式的“星星美展(1979年)”“野草画会(1980年)”等意味着开启新时期美术的潮流涌动。而以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群体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乡土写实主义画风的兴起,正式拉开了新时期美术的帷幕。时代的变革,为那时刚经历动荡而伤痛岁月、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程丛林、罗中立、高小华、何多林、周春芽、张晓刚、叶永青、陈丹青等等一批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展现艺术才华、呈现思想的艺术舞台。他们带着还未消隐的伤痛,站在新时期的门槛,用画笔和历史与现实对话。程丛林的《1968×月×日·雪》(1979年,布面油画,中国美术馆藏)、罗中立的《父亲》(1980年,布面油画,中国美术馆藏)、高小华的《为什么》(1978年,布面油画,中国美术馆藏)等作品,彰显出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意识和对人性呼唤的强烈愿望,也表明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不同的艺术观与创作模式的开启。与此同时,中国民众对新时代新生活的强烈向往的心灵,被困已久而重新释放的社会活力也被敏锐的艺术家们以饱含激情的画笔形象地呈现出来。无论是程丛林的《1978·夏夜》(2009年,布面油画),还是高小华的《赶火车》(1981年,布面油画)都形象地呈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民众带来的活力与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前者在画面上,通过描绘初夏夜晚的教室里挤满了各色青年,他们如当下狂热的追星族一样,眼睛里充满无限的期待和渴求,只不过他们期盼的不是明星和偶像,而是在那个年代显得特别神圣的被称为“知识”或“文化”的“圣物”。因为这是久违的“圣物”,这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才拂去尘埃而使其可以重新照亮人生道路的“圣物”。所以,画幅中年龄殊异的“朝圣”者们,狂热而庄重,如饥似渴地祈求获得那通向获取“圣物”之路的门票。艺术家把改变几代人命运的恢复高考,以画作的形式留存为永恒的记忆。高小华的《赶火车》以朴实的艺术语言再现了赶火车情景。各色人物匆忙地上车下车,他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奔向他们的梦想之地。特别是画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农民形象,质朴而生动。把数亿农民从禁锢的土地上解放出来,把农民创业的激情激活,这是数千年来中国不曾有的壮举。《赶火车》无疑是解读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各阶层众生相的形象教科书。还有詹建俊的《春潮》(1984年,布面油画,中国美术馆藏)、广廷勃的《钢水、汗水》(1981年,布面油画,中国美术馆藏)等作品无不以视觉的方式把一个充满梦想与活力的年代,凝固成了永恒的记忆。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中国社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升,一些长久被禁锢的学术观点、思想、艺术流派开始传入中国,更激活了中国美术界变革和与世界对话的热情,于是出现了85美术新潮”①。一时间,各种画派、各种美术群体、各种艺术观念与风格此起彼伏,蔚成波澜壮阔之势,出现了自五四以来美术界最为活跃的局面。美术界的活跃,得益于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开放,是整个社会活力在美术界的一种投射。对于“85美术新潮”学术界有不同的评价,有学者认为这个思潮有明显的模仿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痕迹,而忽略传统文脉。但是,其在推动中国美术由传统、现代向当代的转型中依然有难以否定的意义与价值。正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才有美术界更多了解国外艺术,并参与对话交流的可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界兴起诸多的流派与思潮,如学院派的回归、波普艺术的兴起、新生代的出现、大众化艺术的滥觞等等现象,无不与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有关,无不是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形象反映,或者说是对社会变革发展过程中一些现象的反应模式。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史,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史,艺术不仅直观折射了社会变革、人们的文化诉求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更为未来留下了一种变革时期的历史图像和视觉记忆。

从美术内部的角度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美术,可以说这是中国美术进入现代以来,最为活跃的时期,成为了中国美术漫长悠久之链上最为鲜活的一环。40年来,美术思潮跌宕,流派纷呈,从批判现实主义、乡土写实主义到八五思潮的兴起,从学院主义的盛行到波普艺术、新生代艺术的崛起,从主流艺术的倡扬到大众艺术活跃,折射出美术的活力与繁荣。20世纪早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美术界也曾一度出现了活跃的局面,但是后来因为救亡图存的战争、制度革命和社会文化改造运动,包括美术在内各种艺术在功能观上偏向的价值取向,导致艺术的风格逐渐形成单向度的面貌。艺术的“他律”严重挤压了艺术的“自律”。尽管,从五四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美术界也涌现出了诸多优秀的经典美术作品,铺垫了中国现代美术浓郁的家国情怀的鲜亮底色,但是,当艺术的“自律”在特殊的年代被完全挤压,艺术应有的活力以及超越精神也就被抑制了。而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大潮,使得中国美术开始复苏,活力开始释放,酿成了多元繁荣的新局面。谱写了中国美术史辉煌的篇章。

进入新时代,在倡扬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语境中,中国美术界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念,开启了用艺术的方式凝聚中国力量,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的历史进程。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人们的观念冲突、心灵的憧憬与现实规约之间的张力,比任何一个时期都突显,为实现民主、富强的中国梦实践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壮阔。这为艺术家提供了宏阔的艺术视野和触动心灵的万千气象,用包含激情的笔去表达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审美理想,去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去表现人间的真情和美好的人性,用艺术的方式描绘波澜壮阔的变革与发展的时代画卷,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大国形象,这是时代对艺术家的呼吁,也是观众的期待。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的再启程,必然会为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拓展出更大的空间。

 

二、异彩纷呈的艺术景观

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需要百花争妍的格局,只有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不同流派的艺术,都有生长与发展的空间,艺术的百花园才能繁荣兴盛。改革开放,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动力,使得美术的各个门类、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各种审美意趣都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来,形成了中国美术的良好生态,构建了多元的艺术景观。这种生态除了体现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美术门类在这40年来都有长足的发展,每一阶段都有出色的创作成果外,总体看最重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与现代的共存互动。40年来,传统中国画在经历了80年代的“已穷途末路”的质疑后,不仅没有跌入低谷,反而更以强大的生命活力延展文脉而又有所创新。黄土画派、漓江画派、新文人画派等画派都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关注区域自然风情和历史文脉,构建了具有不同区域艺术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的画派风貌。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及行业,纷纷建立了画院机构,为艺术创作和研究中国传统艺术搭建了学术平台。在所有的专业美术院校都建立了中国画和书法学院,中国传统书画,有了更具规模和更好的传承研习的阵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传统水墨生发出来的当代水墨艺术,在承继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精髓的基础上,吸收当代艺术的元素,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中国写意精神又能彰显当代审美意趣与人文情怀的风貌,成为可以与西方当代艺术对话的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形态。其他美术门类,如油画、版画、雕塑,不再恪守单一的写实性模式,形成了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抽象、再现与表现等共存互动的格局。以靳尚谊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体现了对西方古典主义和中国油画相结合的艺术探索实践,较有代表的艺术家还有陈逸飞、杨飞云、艾轩、王沂东等画家、写实画派的兴起是对传统与现代共存的探索代表成果之一。

特别是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审美诉求的提升,一些原本没有出现过的美术形式,如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公共艺术等异军突起,与传统媒介艺术交相辉映,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形态。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美术专业设置方案中,还将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实验艺术、公共艺术等纳入了专业名录之中,突破了传统专业的概念与界限。

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美术的内涵与形态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观念、媒介、语言、风格等多样性方面,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在这种拓展与变革中,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脉与精神,不仅没有被掐断被消解,反而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不断被激活、借用、重新阐释,成为打造中国气派的当代艺术的重要资源。

二是主旋律与多样性的统一。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文艺,始终是我们所坚持的理念与原则。这种理念与原则,习总书记明确凝练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既是对百年来中国现代文艺运动价值取向的归纳与总结,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文艺精神的一种提炼。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每一阶段创作的重要作品,或者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无不体现了关注现实、扎根人民的艺术精神。1978年以来至今,全国美术展已经举办了8届,每一届的获奖作品无不洋溢着讴歌祖国、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旋律,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美术的本质特征。习总书记在文联代表大会开幕式讲话中曾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②可以说,40年来,中国的主流美术是在传承与创新中来拓展自己前行的道路的,不仅承扬了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优秀的古代传统,也包括百年来在争取民族救亡、解放、奋争与发展中形成的为民众服务、为民族呐喊、为时代而歌、为祖国抒怀的新传统。

在高扬主旋律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文化需求,也成为时代给艺术家们提出的新课题。经过40年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文化已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中。特别是近20来,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为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打上了越来越多的后工业社会烙印。中国当代美术与审美文化既是反映这种变化的晴雨表,同时也是一种转型主体,其存在格局、生产与消费状态以及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③在当下中国艺术的整体格局中,形成了主旋律艺术、精英艺术、大众艺术共存互动的关系。在多样化艺术格局中,探索性的精英艺术和反映大众审美趣味的大众美术,也成为了美术园地的重要景观。在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被大力提倡的同时,娱乐艺术的兴旺和美术创作的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艺术图像化,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表现、崇高美学与世俗趣味共时性地交织于美术天地。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兴起的大众艺术当然与革命年代中形成的大众美术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当下的大众美术是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传媒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集娱乐性、消费性和广泛传播性于一体的艺术形态,是精神层面感性现代性的体现,是多元化社会文化的必然现象。

当然,艺术的大众化并不等于感性欲望的肆意彰显,艺术的日常生活化并不等于表象化和庸俗化。在西方以商品拜物教为特征的消费社会和由现代媒介制造的“景观社会”里,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都出现了被异化的想象。对此,不管是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还是美国学者佛尔茨和贝斯特,或者鲍德里亚等都用他们的话语对“媒介奇观”做过警醒式的质疑与批判。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后,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也出现了只求娱乐而不要意义的艺术趣味,更值得关注是出现了“前卫”与流俗的合谋,“先锋”的流俗化等现象。一些艺术家以先锋和前卫之名倾心于世俗感性欲望的宣泄和热衷制造具有市场价值的视觉符号,迎合了流俗的趣味而丢失了人文品格、现实关怀和社会担当。所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应当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习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也是对包括美术界在内的文艺界的人士提出的增强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期望。创作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广大民众审美需求,而有给人以精神引领作用的美术作品,这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重要使命。

三是美术教育疆界的拓展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美术教育之变是整个中国社会之变、艺术之变的一个缩影。无论是撰写一部系统的中国当代教育史还是当代艺术史,忽略了高等美术教育这一板块,都是一种令人遗憾的疏漏。因为,美术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变革频率最快、变革强度最大的板块之一。况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术院校不断为当代美术的发展变革培育和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理论资源。可以说,美术院校对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当人们谈到当代艺术发展时,或撰写当代艺术史时,往往忽略了美术教育在中国当代美术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之变,首先体现在格局的重构上。40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专门必赢nn699net的扩充和开放、综合性大学以及民间资本对艺术教育的青睐,使得高等艺术教育出现了空前热闹的景况。高等艺术教育原来单一的办学模式已经被打破。与这种外在格局相比,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内在转向更为重要。在笔者看来,中国美术教育的三个转向与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同频共振,值得关注:

一是由学科中心论向人文艺术的转换。艺术发展到今天,技术问题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而思想、观念表达成为现代艺术的核心。当代美术教育在突破了长期以“苏式”美术教育观念和手法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后,开始了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观念与体系的重构,并促进了由重技术的训练向重观念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转换。各美术院校认识到作为专业的美术教育,其基础构架应该有人文学科的支撑,技术性仅仅是依附在这个构架层面上的呈现手段。艺术家没有将一种内在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感文本化的技能,就不称其为艺术家。但是,当今艺术的媒介与技术手段已经多样化,不再呈传统固化的单一模式。这为不同学科、行业背景的人进入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能性,艺术的某种单一技术垄断的时代已经结束。当媒介与技术处在一种开放状态,当代艺术的精神诉求不再局限于艺术形式内部展开时,这就意味着形式在当代艺术中获得了全面的自由,更意味着艺术的观念、艺术家的人文情怀以及对世界、对现实的审美态度与判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人文学养和对于生活、现实、生命没有体验与领悟的艺术家很难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因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美术院校专业与学科设置不断优化,以技术训导为主的经验式教学模式被探讨式、试验式方式所取代,精神性文化性内涵得以加强。

二是由独立门户向跨界交融的转换。2011年艺术升格为我国学科门类中的第13个门类,美术成为艺术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学科建设的最大突破。这一突破对推动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艺术与文学,本是不同感知、认识和表现世界的方式,但是,两者的纠结、关联的历史却由来已久,难以考察。中国的艺术学科长期被置于文学门类下的历史被改变,这是艺术学自觉自主意识发展的应有结果,是艺术荣耀与尊严的复归。不过,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艺术争取了划定边界的权利,不再被“附属”,但是,整个学术界却在力求冲破原有的学科边界,以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的视野和方式去拓展学术的广度与深度。学科边界的模糊、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为潮流。其实,近20年来,美术学科内部比其他学科更是充满了超越门类、超越专业疆界的激情与践履精神。美术各门类间相互交叉与融合,新的艺术形式、样态不断出现,再用传统的艺术体系来划定门类之下的学科或专业,显然已经失效。一些新的艺术专业,如实验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影像艺术形成了与传统艺术为根基的油画、国画、版画和雕塑等分庭抗礼的格局,显示出强大的活力。

美术与其他人文学科也有了一种更密切的关联性。包括艺术图像在内的视觉文化研究在今天几乎成为显学。其他人文科学和文化公共领域(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符号学等)通过图像研究获得了理论延伸,同时也开辟了图像阐释的不同维度。另一方面,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的内涵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强调艺术创作对社会、对公共领域的介入,强化了艺术的社会文化批判的功能,使得当代艺术的观念性、精神性和文化性得以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工作者,关注人文学科,自觉地从其他人文学科中吸取养料,使当代艺术有了“视觉意识形态”的属性。可以说,美术专业与学科跨界融合的广度、力度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这为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是由纯艺术向纯艺术与应用性艺术并存的转换: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美术教育专业的设置主要集中于“纯艺术”领域,如美术专业,最被热捧的是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而艺术设计等应用性专业处于边缘的状态,甚至“设计”的称谓还被质疑。很长一段时间,优秀的考生首选的必定是纯造型专业。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不断提升以及城市形象塑造的自觉,设计艺术由原来的边缘状态,逐渐成为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专业和学科。特别是近十年来,各院校重点发展的,考生看重的往往是实用性强的艺术设计专业,这些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大大超过了纯美术专业。无疑,在艺术教育界“纯”与“亚”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关系变化,折射出改革开放背景下,人们消费观念、生活观念的变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转换成中国民众为之奋斗的实际行动。这种追求导致了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景象生成。美术作品不仅仅是博物馆、美术馆里与观众有隔膜感的“灵晕”之物,而是更多融入在了民众的衣食住行之中。与此相应的是,更多的艺术品也突破美术馆、博物馆等体制化空间,进入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不仅美化了公共空间,塑造了城市形象,更重要是协调了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搭建了艺术与不同观众之间对话交流的精神场域。艺术进入日常生活,进入公共空间,这不能不说这是改革开放给中国美术带来的重要变化之一。

三、文化自信中的价值重构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正是全球化语境形成的时期。随着信息、交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经济运行跨国界模式的全面推行,世界不同区域的国家间的经济互动进一步加强,随之而来带来文化艺术交流的频繁。在勾连与互动中,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可以说,改革开放的40年,也就是中国艺术与世界其他国家艺术碰撞、交流、对话、交融的40年。特别是最近十年来,中国艺术走出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艺术行为,每年在接纳国外的优秀艺术来华展出的同时,也有更多的中国艺术以不同的方式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的风采。正是在交流与对话中,中国美术界逐渐增强了文化自觉意识与自强精神,找到了自己的方位与价值,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担当,开启了中国当代美术的身份重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借鉴与对话中主体精神的自觉。不能不承认,在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美术界对西方的艺术,特别是西方的现当代艺术,充满了解、认识和借鉴的强烈愿望。西方大量的艺术史论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在中国广泛传播;许多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再次在中国通过艺术刊物和其他出版物,被广泛认识。中国许多青年艺术家和青年艺术家群体,竞相借鉴、甚至模仿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各种流派、风格,来彰显突破以往美术创造规训的愿望,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如前面所说,85美术思潮”中不少艺术群体,就是对西方的艺术观念和语言风格通过移植、挪用的方式,标榜自身价值的。因而,在反思这一时期的美术现象时,有学者认为与其说是创新,还不如说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的“翻版”。在此后不同阶段的一些美术流派中,也有明显的对外来艺术效仿、借鉴的痕迹。这一现象恰好应证了中国美术界对开放的强烈愿望,也折射出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这就是,一百年来,中国美术在与西方艺术的碰撞与交流中,或者说中国美术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西方美术的观念和形态总是对中国美术的变革起着冲击、刺激、示范和借鉴的作用,是中国美术自我变革绕不开的参照系。即便是恪守本土文化传统与观念的艺术流派的兴起,也是对这种冲击的一种反应模式。改革开放是对一个封闭年代的突破,打开了一扇让中国重新审视外界的窗口。在这种情景下,封闭已久的中国美术界对外来艺术的新奇、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在学习、借鉴之中,中国美术界毕竟吸收了许多新鲜养料。正是在与异质文化艺术的交流对话过程中,中国美术界开启了重新审视、认识、重估自身传统的行程。最近2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如何去承接中国艺术的传统文脉,发掘那些被我们因追求“现代性”的热情而遮蔽了有价值的本土艺术精神与形式,重构富有特色的中国美术的价值体系与理论范式,已成为中国美术界的热门话题和探索的实践性课题。中国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从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得到维护自不待说,力求从传统笔墨精神以致哲学思想、美学趣味中去吸取养料,建构一种可以与西方当代艺术对话的中国当代实验水墨艺术,这也是体认传统的一种态度。这些年来,无论是油画、雕塑和版画等艺术门类,几乎都在力求向中国传统写意精神回归,或者说高扬蕴含着中国哲学观的写意精神。于是,意象油画、写意雕塑、理论上建构中国美术自主体系等等提法与讨论声不绝于耳,在实践上也有实质的推进。在整个中国美术界建构或打造区域画派的热情,也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对确立自我文化身份强烈愿望的体现。

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国家实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战略,极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当下,中国美术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需要建立一种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并且有明确文化身份的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中国美术的文化身份不应因“全球化”而加以模糊,相反只有进一步确立,其价值才得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精神不仅可为当代艺术提供滋养,还可为我们提供艺术实现超越的精神指向。④

二是重构文化记忆的主题性创作的繁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自觉自信意识的提升,用艺术的方式重构文化记忆,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塑造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美术界的自觉追求。在最近十余年的时间里国家文化部门组织实施了三大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即2004年至2009年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18842003)创作工程”,2010年至2016年实施的“中华文明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2017年启动的“锦绣中华创作工程”。前两项创作工程,表现从公元前有中华人文活动记载以来至20世纪这段漫长历史发展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史实、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和文明成果。这两项创作工程相互衔接,前后历时十余年,参与艺术家上千人,是新中国以来,继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组织的大型军事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后的一个国家投资最多、规模数量最大,也是发动组织力度最大的主题性创作工程。这两项工程与目前正在进行的“锦绣中华创作工程”纵横交织,以图像视觉谱写了中国历时的嬗变和对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描绘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锦绣河山和民族生活。这些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实施的美术创作工程,折射出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众多的作品以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开启了观众追忆我们民族沧桑而辉煌历史的闸门,让观众在建构正确的历史观、体认民族文化价值、增强民族文化自行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和有效的价值。如冯远的《屈原与楚辞》(2016年,中国画)、唐勇力的《盛唐书画艺术》(2016年,中国画)、张红年的《马克波罗纪游》(2016年,油画)等作品都极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气息,使我们看到中国传统造型语言与手法,可以成为建构具有民族特色与当代气派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资源。

三是重塑美术的审美功能。中国的现代美术从五四时期起步开始,就十分强调社会美育的功能。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大力发展美术教育,推动中国美术的现代转换,掀起艺术运动,旨在以艺术或者说美育的方式培育国民完善的心灵,健全现代国民人格。“五四”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社会美育如火如荼、风生水起。但是,后来因民族救亡战争和制度革命运动,美术在更多的时间里被绑上了战车,社会美育功能被严重弱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愿望的提升,艺术与美育成为人们重要的需求。一时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盲比文盲可怕”的认识似乎成为共识。于是,不同类型的大学纷纷开设艺术专业;不同地方和行业纷纷建立画院等机构;艺术下乡,让美术走进千家万户等活动接连不断。不过,在美术界也存在着将美术创造视为个人宣泄或获取名利的手段的现象。2018831日,习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对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将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美育看成立德树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习总书记关于美育的论述是对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承扬,是对包括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内的美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深情的嘱托。重塑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家用“精深的思想、精湛的技术、精良的制作”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讴歌祖国和人民、满足民众审美需求的作品以成为新时代的呼唤。重塑艺术的审美功能就是塑造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品格。塑造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品格应该厘清娱乐景观与人文关怀、社会批判与诗性话语、都市人格与历史文脉、开放视向与文化身份、观念表达与美感力量的关系。中国的当代艺术应力求观念表达与美感表现的统一,以美感力量捍卫艺术的生存,这也许是中国当代艺术确立文化身份、建立自身形象的明智选择。美应该是艺术的重要法则、润化心灵的春雨、照耀心灵的阳光、消解隔膜的信物;而艺术永远是社会良知的体现、民族意识的表征、超越精神的呈现、自由心灵的象征。中国的当代艺术,应有自己鲜明的文化身份和民族气派,应担负起培育美好心灵、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中国美术在改革开放背景中的重要精神创获,也是在新时代里,中国美术将继续担当的责任。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美术,是一部值得大书特书的鸿篇巨制,其成就、价值与意义岂能是这简略的文字所能表述。在此,仅以此方式表达笔者对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年月的感概,对未来的憧憬。

注释:

①.85 美术新潮,是指 1980 年代中期我国出现的一种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美术运动。那一时期的年轻艺术家不满足于当时美术界的“左”倾路线,不满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些价值观,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从而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

②.习近平: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 12 1 日。

③.黄宗贤: 《话语转向与价值重构———略谈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美术观察》2010 年第 10 期。

④.黄宗贤: 《承扬与创获———中国美术在现代性转化中的自觉精神与自强意识》,《美术》2012 年第 2 期。

⑤.黄宗贤: 《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与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建构》,《美术》2018 年第 8期。

 

(本文原载于《民族艺术研究》 201901期)

 

上一条:【川大艺坛】 第2期 吴永强、李立: 作为艺术社会史镜像的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 ——论陈旭光艺术批评史写作的整体观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