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国家一流专业建设,2021年美术学系“实践与国际课程周”(University Immersion Program,简称UIP)邀请来自上海外国语学院的菲利普·杰奎琳教授(Prof. Philippe Cinquini)、帕德博恩大学的伊娃·玛丽·森教授(Prof. Eva-Maria Seng)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吴映玟教授(Oh,Young Min)分别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授课方式,向学生带来了艺术史(Art History)、设计史(Design History)与朝鲜半岛美术史(Korean Art History)三门全英文课程。
美术学系赵成清老师和杜松老师为课程的中方助教,这些课程为同学们带来了新的学术视野,教授们的讲授将中国纳入世界性的学术视野中,极大地开拓了学生们的思路。
菲利普·杰奎琳教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教授,是法国高等院校考古学与艺术史教授协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海外理事,他主要研究法国、欧洲艺术史,侧重于对20世纪中法关系的专业研究,特别是民国时期中国艺术家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学习情况。另外,菲利普教授在策展领域也有所成就,他曾在上海博物馆策划《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策划《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等。
图为菲利普教授在授课
在7月5日至7月8日,菲利普教授进行艺术史的授课,课程共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涵盖了菲利普教授的艺术史研究与策展经验。在第一部分,菲利普教授用7月5日与7月6日两节课的时间,向同学们讲述了法国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重点分析了让·福克特(Jean Fouquet)《梅伦双联画》中的《圣母子》。菲利普教授提到,该作品创作于1452至1458年之间,他带领同学们对画面进行逐步解析。从画面所描绘的内容、所采用的风格到画面图像学的渊源、观看的视角、深层的意涵,由浅入深地让同学们了解了一幅作品背后所涵盖的大量历史文化以及艺术史知识,也以此为个案向同学们介绍了对一幅作品完整的分析方法。
在7月7日至7月8日的两节课中,菲利普教授重点向同学们讲述了他策划一个展览时从获得灵感到展览最终呈现的完整过程,并鼓励同学们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出具展览方案。在这一部分的开始,菲利普教授首先讲述了他在策划一个展览时的具体流程,从生成简单的想法、到想法的实施、展品的选取、展厅的布置、画册的编辑、邀请函的发布。随后,他鼓励大家进行分组讨论,从一个展览的想法开始,选取与之相关的10幅艺术史中的名作列为清单,以此为基础制作简单的展厅布置图,最后每一小组在7月8日的课堂上进行PPT展示和英文发言。大家围绕菲利普教授的讨论题目,展开了激烈的小组讨论,菲利普教授也走到每一个小组,与同学们交流想法的可行性,引导同学们完成展览的策划。最终,在7月8日的课堂上,同学们以极高的热情完成了对不同展览的策划和展示,菲利普教授给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了点评。有的小组以“丘比特与普塞克”为主题,有的以“欧洲学院派绘画”为主题,还有的小组以蝙蝠图像、旗袍设计为展览主题,同学们对作品的选取以及展厅的布置也发挥了想象力,俨然一个个职业策展人。
图为菲利普教授和大家讨论
同学们对这一环节的热情超乎了菲利普教授的想象,课程结束后菲利普教授表示,他非常感谢同学们积极的课堂讨论和分享,同学们的思维活跃、准备充分,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合作策划了一个个精彩的展览,他期待下一次再来必赢nn699net与大家交流学习。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菲利普教授表示感谢,在热烈的鼓掌声中,为期四天的艺术史课程正式结束。图为菲利普教授和大家讨论图为菲利普教授和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