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科研与创作
资讯 | “视见无界”——第二届四川大学艺术与科技融合学术论坛成功举行
本文由  于 2023-05-19  发布在 学院新闻 栏目中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地推动文化艺术和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艺术与科技的协同创新能力,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2023513日,由四川大学、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必赢nn699net、四川省美协高校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四川省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促进会协办的“视见无界——第二届四川大学艺术与科技融合学术论坛”于必赢nn699net湖畔报告厅成功举办。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乐野教授,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副部长郑晓俊女士,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先生,四川大学社科处处长傅其林教授,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三级调研员李劲松女士,西南民族大学必赢nn699net院长刘兴全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院长刘传军教授,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屈立丰教授,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江霞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院长李俊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杨艳芳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王亚冰老师,四川文化必赢nn699net何如利老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天宏教授,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杨璐铭教授等。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的演讲嘉宾有:南京必赢nn699net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报编辑部主任李立新教授,湖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席何人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张夫也教授,苏州大学卓越人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馆馆长李超德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必赢nn699net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支锦亦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周博教授,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吴白雨教授。

参加本次论坛的学院领导专家还有:必赢nn699net院长、博士生导师何宇教授,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黄宗贤教授,必赢nn699net党委副书记陈晓霞,学院副院长焦阳副教授,设计与媒体艺术系系主任许亮副教授、副系主任李翔副教授、黄晨教授、蔡端懿老师、高然助理研究员,环境设计系鲁苗副教授等出席了论坛。必赢nn699net及兄弟院校教师、硕博士研究生与同学们参加了论坛。


论坛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必赢nn699net院长何宇教授主持。何宇院长首先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高校领导、师生、设计界的同仁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谈到,四川大学是国家部署在西部的重点建设的双一流综合性大学,具有百年的历史底蕴。必赢nn699net依托四川大学学科综合优势,推进艺术学科的“新文科”内涵建设,加强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平台建设与“2035先导计划”协同发展,促进艺术设计与科技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推动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实践发展。本次论坛旨在通过全国高端艺术与科技交融学术平台,促进艺术与设计学科三大体系的建构,对促进学术交流,服务国家战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必赢nn699net院长何宇教授主持开幕式

 

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乐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能够拓展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新手段,提升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效益,也能够激发科技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促进科技的应用转化和产业升级。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还能够打破学科的界限和壁垒,实现学科的优化和整合,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和发展能力的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最后,姚校长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乐野教授致辞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郑晓俊副部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对加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与科技的交融发展过程是中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满足中国人民生活美好需求的一个过程。本次论坛是对当下科技与艺术交融发展所进行的深入探讨,是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探讨学科发展、推进科技合作、促进学科繁荣的重要渠道和形式。今天,来自相关领域各位专家学者欢聚于此,相信通过大家的凝心聚力、精诚合作,必将对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川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郑晓俊副部长致辞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李树副主席在致辞中谈到,艺术与科技融合为繁荣社会文化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大学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必赢nn699net拥有卓越的艺术人才培养水平,多年来创作出许多美术精品,在四川美术界享有盛誉。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要助力艺术、携手科技,创造出更多的新艺术视觉盛宴。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李树副主席致辞

 

议题一:艺科融合和学科交叉

主持:李超德教授


 


何人可

湖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学术委员会主席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

何人可教授的演讲对中国设计的历程进行了回溯,并展现了中国设计今天达到的高度。他指出,中国人在历史上是最具有创造性的,而今天中国设计界需迎来一场文艺复兴。何人可教授讨论了中国汽车设计行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取得的突破,并以2023年上海车展为例说明全世界对于中国汽车自动驾驶的关注。他还谈到,中国学者在国际设计期刊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比率正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证明了中国设计领域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在逐渐增加。何人可教授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强调了中国设计如今在国际上享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黄宗贤

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

《“物化”精神的当代价值——关于艺术与科技关系的再思考》

黄宗贤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艺术行业的冲击。黄宗贤教授指出,人类艺术史每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几乎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为人类自身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与艺术的共处和互动,对人类的精神世界发挥重要作用。但黄宗贤教授也强调,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对科技发展的乐观态度,与对科技发展给人带来的异化和负面效应的担忧并存。他指出,我们应从中国艺术、文化的精神传统中寻找养料,要打捞、寻找那些被科技现代化遮蔽掉的本土艺术观念。因此,我们现在不仅需要的是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更需要一种人文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那些呵护生命价值与尊严、表现人生悲苦与意义的艺术。最后,黄宗贤教授表示无论是艺术还是科技,我们都不应当忘记,其终极价值追求是为了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美好。



何宇

必赢nn699net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服务生活的跨学科设计探索》

何宇教授首先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与生活出现了现代性裂隙。他谈到,从现代设计史上来看,包豪斯虽然提出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但是它并未进行深度的融合。而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将设计协调者作为培养目标,建构了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及跨学科的系统化科学方法论,并把它运用到其产学研模式当中。何宇教授指出,我们需要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够把艺术和科学结合起来,其关键在于我们对生活的一种体验。他谈到,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需要最终达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美好生活的目标。随后,何宇教授指出,要解决现代性的裂隙,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跨学科的设计模式。这个设计模式并不是一个学科能够解决的,如何去把握这种平衡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最后,何宇教授强调,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伦理、审美和技术三个维度,还要将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一种系统化体系。


议题二:传统再生与协同创新

主持:黄宗贤教授



李立新

南京必赢nn699net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报编辑部主任

《设计的基因》

李立新教授指出,谈论设计的基因,动机是要寻找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他谈到,人造物的诞生与生物学上有相似的地方,如每种生物在生存繁衍时都形成了自己的本能行为,这种本能行为是一种技能和基因。中国设计同样存在自己的基因。中国设计的基本形式与规律,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的。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对装饰设计有一些归纳总结,体现出早期中国设计的基因信息,并存在一种哲学的高度。李立新教授表示,中国设计是在技术、知识、文化作用下面的一种基因重组,在谈论设计时,需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语言。


李超德

苏州大学卓越人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馆馆长

《智能化时代什么是东方设计学?》

李超德教授指出,在信息共享的时代构建东方设计学的核心是文化话语权。他表示,任何国家设计产品事实上都凝聚着设计师的态度、立场、审美和价值观,是设计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输出。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成长,已经为构建这样一个东方设计学提供了物质基础。构建东方设计学体系,关键问题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自身文化话语权如何表达,如何确立属于中国的设计美学原则。李超德教授指出,真正的东方设计学应该是关乎国家美学精神品德的一种提升和认同。最后,李超德教授强调民族文化表达不是概念化亦或简单的图形,传统若想活在当下就需要走进现代生活。


张夫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

《守护与拓进——基于传统元素的设计创新》

张夫也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传统文化元素由精神层面和制作技巧两部分组成。张夫也教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很大。他强调,艺术与设计作为人类特有的工作,不可能脱离社会文化而独立存在,艺术与设计无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制约。同时,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艺术与设计的发展,决定了艺术与设计发展的风格和观念。张夫也教授表示,创新不是对既定状态简单的完善与提升,也不是对已有存在的另类桎梏,它不单是形式的突围,也并非夸张与变异,而应该是破土而出的生命气息。


议题三:科技美学与数字人文

主持:何人可教授


支锦亦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必赢nn699net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

《交通与文旅融合的体验新场景》

支锦亦教授分享了她的设计团队以数字技术打造新的交通文旅场景的设计探索。她以四姑娘山齿轨列车项目为例,介绍了如何从品牌建设、服务设计、车辆设计、场景互动等方面提升旅游体验和情感诉求。提出了一个全链路的设计理念,在旅游的前、中、后不同阶段,将数字技术、载体工具、交通工具和景观相串联,实现交通与文旅的有机融合。她强调了数字技术在信息管理、内容开发、技术集成、场景构建等方面的作用,以及设计创意在需求分析、元素整合、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性。最后,她呼吁设计学界应以场景为导向,探索交通文旅和科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


周博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危机》

周博教授讲述了在设计学院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相关思考,主要是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给绘画领域带来的变革,以及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思维与方式的影响。他以自己的同事和学生在绘画领域和建筑领域使用人工智能生成作品为例子,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风格特色、创新能力等,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和问题。周博教授引用了一些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家的言论,分析了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机制的挑战。最后,周博教授分享了三点看法,即原创性和独特性仍然很重要,品位和判断力仍需要培养,综合意识和复杂系统处理能力还需要提高。


黄晨

必赢nn699net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科技+文化的融合创新实践》

黄晨教授通过三个案例,分享了他在专业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跨学科融合与探索。首先,他介绍了包装设计课程中涉及的艺术与科技的关系,通过建构跨专业、跨学科平台,整合学校资源,实现优化共享。其次,在学生参与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设计项目中,展示了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提升产品感知体验。最后,黄晨教授介绍了一个乡村振兴新模式的探索项目,以创新传承彝族银饰为切入点,将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形象、符号等融入到女性饰品的设计中,同时运用数字技术拓展银饰设计的可能性,并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研究与实践,最终形成艺术+科技+文化的产学研无缝对接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闭环。黄晨教授强调,在全球朝智能化时代迈进的社会背景下,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态势,也是今天教学改革和探索的重点和主要方向。


议题四:绿色设计与人居智慧

主持:何宇教授



吴白雨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古生物复原图的设计描述与创作——云南大学“艺术与科学”实验室案例》

吴白雨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三个跨学科项目的内容和成果。第一个是古生物绘画。这是与古生物研究所合作,利用艺术手段复原古代生物和环境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已发表了多篇国际论文。第二个是非遗民族艺术。非遗民族艺术也是云南大学必赢nn699net的优势方向,以多渠道的方式,保护与传承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开设专业课程、组织实践活动、建立数字平台等。第三个是自然与文化资源项目。这是一个是与生态学院合作、利用多种技术展示和利用云南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的项目,其中包括开发数字地图、建立虚拟现实、制作微电影等。这个项目既应用了自然科学,也探索了艺术的创新表达。


鲁苗

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于视觉心理的乡村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鲁苗副教授介绍了如何运用眼动技术和脑电技术,来分析人对乡村景观的视觉感知和心理反应,并展示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在凉山彝族村落进行的眼动实验,通过记录和分析受测者对10个不同特色村落景观元素的视觉轨迹和热力图,得出受测者对乡村景观元素感知优先度的差异性,归纳出影响乡村景观视觉效果的因素。第二个案例是在崇州竹艺村进行的脑电实验,通过记录和分析受测者在游览村落过程中的脑电波变化,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受测者对乡村景观环境的心理感受,并发现了不同景观元素对人的放松或紧张状态的影响。鲁苗副教授认为,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乡村景观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也可以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更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设计参考。


高然

必赢nn699net助理研究员、艺术学博士

《城市设计与“空间修复”》

高然助理研究员探讨了资本运作规律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在当下社会,城市化的急剧扩张带来了许多社会性问题,高然助理研究员以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和环球中心为例,分析资本介入固定资产后形成的不同模式与效益。他谈到,在现代化过程中,扩张的城市化建设与资本的逐利属性造成了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许多“城市病”的出现。因此,需要以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修复”理论,对资本的流通规律进行把握,对其给城市空间造成的影响进行剖析。高然助理研究员最后提出,设计需要警惕资本的宰制,才能创造出结合艺术与科学、兼具美学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好设计。


学术总结


 

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黄宗贤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进行了学术总结。他从发言者学术视野的广阔性、话语结构的多样性、审视与反思的精神、回应现实需求的责任担当等方面,归纳了论坛的特色和成果。他表示,论坛展示了中国艺术设计与新技术融合所带来的新景象,也反映了中国艺术设计界对文化自信、创新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最后,必赢nn699net院长何宇教授再次感谢了今天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师生,并宣布本次论坛的举办取得圆满成功。

 


 

上一条:讲座预告 | 胡抗美:书法现代转型中的书法本体追问与审美(书法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系列讲座第十讲) 下一条:讲座预告 | “艺术研究新视野”系列学术讲座:《感觉的游移——谈视觉文化中的身体与图像》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