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科研与创作
资讯 | 四川大学(2022)第三届国际宗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四场研讨纪要
本文由  于 2022-11-24  发布在 学术看板 栏目中  浏览次数 

2022年11月19—20日,艺术研究新视野:2022年四川大学第三届国际宗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本次会议分为五场依次进行,每场由4到5位学者分别介绍研究成果,每位学者的演讲时间为25分钟,之后5分钟开放讨论,共计30分钟。


 

第四场线上“会场”


20日上午10时30分,第四场专题研讨开始。本场研讨聚焦宋元明清佛教艺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主持。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员米德昉、华梵大学佛教艺术学系助理教授陈俊吉、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齐庆媛、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范丽娜、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晓云依次作了学术报告。


主持人: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云冈研究院  院长)



第一位:《宋代巴蜀石窟艺术中的“世尊付法”像考察》

米德昉(大足石刻研究院 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

1120日(10:30-11:00


 

 

米德昉研究员关注宋代巴蜀石窟中出现的一系列以“一佛一弟子”为主的组合造像,指出其并非以往所认为的禅宗“拈花微笑”造像,而是表现世尊付法迦叶的主题。这一题材的遗存皆为摩崖造像形式,主要分布在川东地区,这种情况与当时巴蜀石窟艺术的造作活动密切相关。唐代几乎遍布于四川盆地的造像活动至宋代急剧回落,唯川东一带仿佛灵光一现,镌作之风骤然兴起,为巴蜀乃至中国石窟艺术的辉煌抹上了最后一道重彩。


第二位:《宋辽时期华严教主的法界人中像探讨》

陈俊吉(台湾华梵大学佛教艺术学系  助理教授兼副主任)

1120日(11:00-11:30



陈俊吉助理教授通过梳理宋辽时期的法界人中像,发现辽国和大理国的华严教主法界人中像造像主轴,主要延续北朝以来造像传统,在法界人中像中展现出六道图案,辽国的造像还融合佛传、文殊问疾维摩诘图等元素;北宋晋北开化寺壁画中华严教主的法界人中像,则将过去传统的图像元素改变为善财童子证入华严法界和华严七处九会说法等,依据《华严经》绘出相关元素,是佛教造像艺术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创新佳作。


第三位:《安岳毗卢洞石窟浮雕观音救难图像分析》

齐庆媛(北京服装学院  副教授)

1120日(11:30-12:00



齐庆媛副教授关注的是安岳毗卢洞观音造像窟主尊两侧四组浮雕图像,结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逐一解析了四个救难场面,并尽可能比对关联图像,揭示其粉本来源。火坑难、刀杖难、毒药难与雷电难四个场面,与明代版画、写绘本《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救难图像的表现尤为接近,应为明代补刻。通过纵向梳理还可以得知,明代观音救难图像焕发出勃勃生机,极大丰富了中国此类图像的形式和内涵,生动诠释了观音信仰本土化的历程。


第四位:《合川涞滩二佛寺宋代石刻造像考察》

范丽娜(中央财经大学  副教授)

1120日(14:00-14:30



范丽娜副教授采用考古层位学、美术史样式论方法,对合川涞滩二佛寺宋代石刻造像进行了细致分析。她首先讨论了整个石刻群工程的营造次第,并将其分为三期,进而讨论每期工程营建内容的题材和风格,探寻造像背后的思想内涵。她认为,石窟开凿之初,造像主持者选取三江合流处的山体崖面雕刻弥勒大佛,很有可能出于镇治水患的信念和向往弥勒净土世界的意愿,希望大佛的开凿可以给人们带来今生来世福报。在后来石窟增建过程中,大佛逐渐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宗教意涵。


第五位:《明清宗教道场画题材内容考析——兼谈道场画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

戴晓云(中国传媒大学  教授)

1120日(14:30-15:00


 

戴晓云教授将国内各大博物馆藏的宗教卷轴画、寺观壁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结合寺庙道观等宗教道场画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对所涉及的宗教道场画的题材内容进行了考证。戴晓云教授强调,宗教道场画是需要鉴定和甄别的,这些留存下来的宗教画(壁画和卷轴画)是各个宗教道场的道场画,宗教道场画分为水陆画、黄箓画、民间宗教画等,对宗教道场的性质应该做出判断,否则会影响后续研究。

主持人杭侃教授对每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简要评析,并组织参会代表和听众展开热烈讨论。会议最后一场研讨主题为“藏传佛教与密教艺术”,于下午15时开始。

(未完待续)

/图  宋舒玥




 


 

上一条:资讯 | 四川大学(2022)第三届国际宗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第五场研讨纪要、闭幕式 下一条:资讯 | 四川大学(2022)第三届国际宗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第三场研讨纪要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