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3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必赢nn699net、四川大学非遗研究中心、文旅部恭王府博物馆重点课题组《新时代以来西南地区非遗传播现状与运行机制研究》联合主办,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建水县人民政府、建水县紫陶协会协办的“西南非遗传承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焕文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建水紫陶的振兴与发展为切入点,意在探讨西南非遗传承与传播的优化路径和策略,促进四川砂陶与建水紫陶的文化交流,拓展四川大学砂陶非遗研修班学员的视野。研讨会学术主持由必赢nn699net学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黄宗贤教授担任,会议主持由必赢nn699net博士生导师赵志红教授担任。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得到了当地政府、学术团体、非遗传承人的大力支持。参与会议的来宾有: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柯学先生,建水紫陶四老之大国工匠谭知凡先生、造型大师袁应德先生,建水紫陶协会会长李立华先生,建水紫陶博物馆馆长谢恒先生,建水紫陶协会副会长李俊先生、徐荣洪先生,红河职业技术学院紫陶学院副院长赵伟先生、云南省工艺美术师潘娟女士,红河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金麟先生,建水县紫陶园区管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林峰先生,以及建水县紫陶青年传承人林少禹先生、徐梦杰女士、吴宝龙先生、赵沐之先生、曹玉强先生、金鹏先生。
会议主持赵志红教授
此外参与本次会议的还有:《民族艺术研究》主编马云华先生、编辑尹小勇先生;云南大学必赢nn699net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吴白雨教授、文旅部恭王府博物馆重点课题组《新时代以来西南地区非遗传播现状与运行机制研究》成员攀枝花学院苏小燕教授、恭王府博物馆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研究部副主任武书宇女士、必赢nn699net青年教师赵帅博士。主办方必赢nn699net院长、博士生导师何宇教授,学院副院长张令伟副教授,必赢nn699net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艺术设计委员会主任陈小林教授,必赢nn699net教授李晟教授,必赢nn699net党政办陈奕钰副主任,必赢nn699net青年教师岳阳博士、蔡端懿博士及本次研修班的20名学员也参加了会议。
黄宗贤教授主持、发言
黄宗贤教授首先向四川省文旅厅、建水县政府、建水县紫陶协会、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期刊杂志等各位专家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谈到,建水文化氛围浓厚,在非遗传承与传播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非遗是一种延绵的文脉和文化传统,它不仅是观念的体现,更是精神的物质性载体,是一方人对自然、现实、生活、人生思考的呈现。因而,非遗是鲜活的。最好的非遗传播方式就是让它进入到日常生活与生产当中。辽阔的西南地域民族众多,多样性的文化使得西南非遗在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积极开展的非遗研培计划及以成都国际非遗节为代表的众多活动,取得了较大成效和广泛影响,对非遗传承和文化弘扬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和问题,如政府倡导与社会关注度的不对称、节庆传播热度与平时冷却的反差、媒介的单一与大众接受的不匹配、非遗传播与合力支撑的错位关系等。非遗新阶段的传播机制还有许多方面亟需完善,其关键是要建立、完善政府主管部门、媒体、企业、研究机构、院校和公众的联动机制,形成聚合力量,改变单一向度的传播思维和方式。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是非遗传播的重要力量,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最好的机制应是“双向运动”:即让高校师生走出象牙塔、走出校园、走进非遗的文化现场,让非遗传承人走进高校,让非遗在大学得到更有效的传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柯学先生发言
柯学先生提出,建水紫陶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好的时机和建水县开放包容的环境,以及不断的尝试与开拓:如积极与高校、职业单位进行合作,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平台和机会并根据市场进行创新;吸引众多外乡人在建水安家落户,将不同的技艺和理念带入建水;与阿里巴巴等公司合作,推出紫陶数字艺术藏品,推动紫陶工艺进入校园课堂培养年轻人的非遗传承与传播意识等。
马云华先生发言
马云华先生围绕“技艺”探讨了非遗传承与传播的问题。他认为,非遗体现为一门技艺,如何传承是一个前提。对于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正是因为非遗传承人的不断创新,才让非遗的技艺精益求精;正是因为有了人,才能找到非遗传承与传播的当下路径和未来方向。
吴白雨教授发言
吴白雨教授在发言中谈到,在非遗的传承与传播中,对于非遗本质的修复、传承方式的修复、技艺的修复是非常重要的命题。在西南非遗的传承与传播中,更要关注文化的接驳,用新的视野去看待非遗,如云南非遗中的汉族古韵。他认为,回归到非遗的本质,正是这种古韵和古老的生活的状态,它们使得建水的人心古,而“古”,便是建水紫陶的内核——人心古,非遗传;人心灭,非遗灭。
何宇教授发言
何宇教授重点强调了非遗传承传播中高校的作用及机制建构问题。他提出,新时代以来,非遗传播需要形成精细化、系统化框架。建水紫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库,将其塑造成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和传播形象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让传承与活化相辅相承,研究当下生活方式的变化,思考非遗传承策略,如探索在数字艺术、区块链等新型传播系统的传播方式;2.提高市场认可度,加大对于当代消费者的认知方式和消费态度的研究,让非遗进入生活、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是推动非遗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3.发挥高校作用,为非遗发展提供产学研平台、整合所需社会资源并提供学术和技术支持。
谢恒先生发言
谢恒先生从可见与不可见的传承中探讨了非遗的传播问题。他认为,传承并不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在非遗传承中,独特技艺形成的历史和理论是我们所要了解和研究的。建水紫陶技艺在明清时期依托于工匠与文人的交流,在文化的积淀和加持下得以蓬勃发展。新时代以来,建水紫陶的发展也同样依托于文化技艺交流和创新,非遗的传承需要自身的造血能力,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明确自身的定位,才能找准传承的方向。非遗传承的不同对象也需要明确自身的任务,才能更好地推动非遗的发展。
李立华先生发言
李立华先生系统地介绍了建水紫陶近年来在传承传播方面的具体举措。他讲到,建水紫陶是产品也是品牌,在传播层面,以展会展览的形式,让群众更广泛的认识建水紫陶;通过与政府和艺术家的合作,推动建水紫陶创新性发展;与不同产业如与餐饮、文旅的融合,也能拓宽紫陶传播的渠道。
陈小林教授发言
陈小林教授的发言充满了问题与忧患意识。他依据丰富的设计与市场经验,以产品的系统性思维为核心,提出三点问题:1.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应聚焦材料本源的研究和拓展,不仅要使其适应当下的生活需求,材料与产品的适配性、材料技术的创新、新材料的介入等都影响着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2.应置身于宏观的历史文脉中看待非遗,以比较的视野去看待其发展源流与自身特色,从而探索未来发展的空间;3.经济性是非遗的生命力,让非遗产品接受市场与经济的考验,拓宽渠道、借鉴现代产品的营销方式和传播手段才能更大限度地挖掘产品的潜能。
徐荣洪先生发言
徐荣洪先生从人、物、生活、时代方面探讨了非遗传承与传播。他提出,紫陶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直线上升的状态,期间是有起伏的。在时代变迁中,如何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需求相当重要;在非遗传承中,需要对非遗的历史性、技艺性、生活性和时代性进行深入观察和学习;在非遗发展中,要有忧患意识,同时也要系统化地收集非遗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和技艺,形成自身的特色。
张令伟副教授发言
张令伟副教授在发言中提出,本次非遗研修计划是必赢nn699net服务社会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张令伟副院长曾在中宣部文艺局工作,参与《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制定的整个流程,而建水紫陶的传承正是该项文件的具体实施。针对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张令伟副院长提出四点建议,即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加强交流互鉴以及推动非遗更加广泛和深入地融入生活。
潘娟女士发言
潘娟女士从非遗紫陶的精神性、市场性、当下性几方面探讨了非遗传承与传播问题。她指出,在非遗的十字路口上,非遗产品最重要的是体现人的感受和当下的生活方式,对于非遗的追求也应随之从物质上升到精神;在非遗市场的适应性方面,也应该用活态化的方式去传承、融入年轻一代的力量,同时加强材料的创新和突破。
苏小燕教授发言
苏小燕教授在发言中提到自己在研究中国彝族文化时来到来到建水古城的经历及当时感受到的文化震撼。经由本次考查对建水紫陶有了深入的了解后,更是从心底上认可其技艺与文化。同时她也提出了建水紫陶仍然存在的问题,如与景德镇相比,紫陶工艺还是比较传统,艺术品形式也相对单一。她由衷地期望有更多的艺术家能来到建水进行艺术创作、有更多的学者来研究建水紫陶、有更多的人共同打造非遗紫陶。
尹小勇先生发言
尹小勇先生以年轻的学术媒体人视角,从审美和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对于建水紫陶的思考和建议。如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建水紫陶的吸引力还存在上升空间,其审美性也可以与当代生活粘合得更加紧密,让器物美学在日常中体现出来。
李晟教授发言
李晟教授提出,在非遗传承中,应重视创新的特色和不可取代性。在生活陶、日用陶和艺术陶中,可以提高对艺术陶的关注度,结合雕塑、绘画、书法、篆刻、版画等艺术形式,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建水非遗紫陶的创新水平。
赵伟先生发言
赵伟先生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建议。他认为,非遗传承与传播应该加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企业三方面的合作,建立与专家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
赵沐之先生发言
赵沐之先生在非遗传承的多元化路径方面提出了思考。他认为基于泥料的性质,可以做不同的尝试,如结合书法、绘画等不同艺术形式改进表达方式,从而推动多元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参会嘉宾及学员合照
参加本次非遗学术研讨会的领导、传承人、学者和学员探讨了以紫陶为代表的非遗历史、文脉相关理论问题,交流了非遗在传承传播中的做法和路径,提出了许多仍然存在的问题与值得关注的现象,共同思考了非遗如何切合时代、对应市场、对应生活,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基础上,也应“见时代”的观点。研讨会内容丰富,问题研讨具有一定深度,不仅为本次研培班学员提供了绝佳的学习机会,也为四川大学与恭王府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助力。西南地区不仅是地域的统称,更是文化的整体。本次砂陶技艺研修班也是四川大学非遗研究中心第二次走进云南文化现场开展研培计划与学术研讨活动,希望为西南地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贡献力量,以期进一步扩大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视觉设计:必赢nn699net西南民族民间设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