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我国传统艺术,发挥我院在综合性高校中的专业优势,开展美育工作。建议每学期开展主题美术展览,选取我国古代优秀艺术作品,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为我校师生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精神。
本次展览为系列展览首展,应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进行展览。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固选其为本次展览的主轴进行展览。
展览名称:青空石绿 众星孤月——寻觅千里江山图卷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承办单位:必赢nn699net、四川大学美术馆、成都画院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4日——2019年11月20日
开幕式时间:2019年11月4日 下午3点
展览地点:四川大学美术馆
与历史对话 携艺术同行
走近艺术,解读图像,不仅是当今学术研究中一种十分流行的范式,也从来都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欣赏艺术、创造艺术是我们生活中、人的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因为,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德国哲学家席勒曾说:“只有人,才能艺术。”
人类的文化(狭义的),向来都是由文本文化和图像文化构成。可视与不可视的文化与精神文脉,连串着过去与现在、当下与未来,蕴含着人对自然、生活、时空、生命的关切、感悟、思考与文化想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行为和文化观念的视觉或听觉呈现。其实,艺术和艺术作品在储存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宗教、风俗等信息方面有文本文化不可取代的价值。美国学者艾迪斯·埃里克森在《艺术史与艺术教育》一书中说,艺术品是人类价值观念的宝库,雅各布·布克哈特把图像和历史遗迹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因而,图像完全可以作为历史与社会、文化研究的视觉证词,这也是西方著名大学把艺术史作为所有学生必修或选修的重要课程的原因所在。在进入图像时代的今天,图像交流信息成为普遍方式,人类的认知方式因图像的广泛使用而被改变。
艺术——图像文化与文本文化的差异在于,艺术总是以一种可感的形式在述说、在呈现,因而显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不同时期的艺术图像,总是以其鲜明的历史风貌、地域特征和独特的精神链接在艺术史的链条上。由不同时期的艺术图像,构成了最为直观的、也有温度的,人类精神观念和审美意趣的演变史。
人是时空的存在物,我们需要历史感、我们需要去追问: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我们将往何处去。艺术总是每一个历史时期最生动的、直观的文本。阅读艺术,就是在与历史对话,在打捞我们的文化记忆,当然,这也是一种具有历史感的审美之旅。艺术之美,绝不仅仅是是视觉表层的“悦目”。
2012年以来,四川大学以必赢nn699net开设的公共课程《中西艺术精神与作品鉴赏》为基础,将其纳入公选课程《中华文化》之中,形成历史、哲学、文学和艺术四个重要板块,他们成为人文教育的重心之所,具有着鲜明的川大特色。2018年,四川大学由学工部牵头,必赢nn699net等多部门协同,在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申报项目中,成功申报“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等等,都显示出在综合性高校中,开展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美育的的优势。本次展览,既是四川大学推进美育的一种视觉化图像呈现,同时,也是必赢nn699net在探索艺术普及和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次展览,以《千里江山图卷》为主题,既呈现这幅宋代山水画经典名作的面貌以及同时代的绘画景观,又让同学们(他们许多是非艺术专业的)借助这个经典图像资源,展开文化想象,让思绪和心灵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对话。经典犹如一个亘古的储藏器,每一代人都在其中储藏自己特殊的个人经验。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有多少个《千里江山图》的解读者,就有多少个关于《千里江山图》解读方式与文化想象。站在历史的这一端,我们品读那镌刻着岁月痕迹的图画,千年时光的迷雾是否在热情的目光中渐渐散去,在清朗的微风中,叩响王希孟画室的门······
好的艺术往往是赏心悦目的,但又绝不止于赏心悦目。美育,不局限于“美“的欣赏,更重要要的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方式,去孕育具有人文情怀的、和谐的心灵和完善的人格。
这个展览是一个尝试,更是一个开头,希望今后策展者把这样的活动继续做下去。让艺术和审美与青春同行,与人生同行。
黄宗贤
2019年11月1日
青空石绿 众星孤月——寻觅千里江山图卷
必赢nn699net美育普及系列展览
必赢nn699net美育普及系列展,为我院针对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形式,力求培养大众的审美素养、审美观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对于现代大学美术教育而言,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大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是现代大学全面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到:“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蔡元培先生在《教育大辞书》的美育这一条目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者也。”席勒则在《美育书简》中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们先成为审美的人。”在现代美育的教育观念中,追求美的精神实质,追求人生的美学趣味与审美境界,强调“美”对于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经成为了今天美术教育的核心。
大学美育首先应当培养大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使大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并且能够树立对社会美的正确观点。其次,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欣赏美的知识与能力,以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最后,培养大学生创造美的才能和兴趣,使大学生学会以美的法则去生活,将美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美术教育和艺术实践中,养成他们美化生活环境的审美能力和习惯,获得“美”的创造性思维。
在我国浩瀚的传统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遗产,继承并发展这份遗产,对于我国当代审美教育与审美实践,以及21世纪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北宋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作之一,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卷继承了唐代青绿山水画的技法,并达到了青绿山水画新的高峰。画中蕴含着创作者丰富的情感,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著名学者傅熹年先生评价这幅作品:“王希孟绘《千里江山图》是北宋末画院山水画中的精品。原画绢本,重青绿设色,画崇山峻岭、江夭浩渺之景,其中点缀以屋宇寺观、桥梁舟船、气势雄壮开阔,笔墨工致,傅色艳丽,反映了宋代青绿工笔山水画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美学与人生紧密结合,将个体的美学思想,渗透到作品中的每一根线条,《千里江山图》也是如此。
今天,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艺术作品《千里江山图》,经过现代新媒体的多元形式呈现,并通过多维空间的具象化展示,带给大学学子全新的沉浸式审美感受。在保证知识接受的前提下,又增添了观展的趣味性,为今后传统艺术普及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思路。
熊宇
2019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