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上午十点,“道与路——川大美术馆绘画方法论研究文献展”及开幕研讨会在四川大学美术馆顺利举行。展览由必赢nn699net绘画系、四川大学美术馆、四川大学江安柏拉图学社共同主办,川大必赢nn699net绘画系主任及美术馆馆长熊宇副教授、绘画系张发志老师、哲学系梁中和教授任学术主持/艺术总监/策展人,四川大学美术馆策展人朱月任助理策展,李彦熹、陈小凯、严俊雄任展览统筹执行与视觉设计。参与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为郭强、康海涛、李飞霖、汤亚、谢正莉、杨柳、杨犇、郑德龙、张佳颖。
本次展览为2020年以来,四川大学美术馆、柏拉图学社联合举办的库闻·有识青年艺术家分享会后的阶段性展览,也是川大美术馆熊宇馆长、张发志老师长期主持的绘画研究项目的部分露出。从绘画方法论的角度切入,对当代中国绘画发展路径的探索,哲学系梁中和教授带来了跨学科的融合视野和认知升维。
展览同期举行了主题研讨会“当代中国绘画的发展路径探索”。研讨会由熊宇馆长主持,特别邀请麓湖·A4美术馆副馆长李杰,以及展览参展艺术家在线上线下共同参与。
张发志老师首先提出“画什么”、“怎么画”构成了绘画研究项目的基础的核心问题,并强调艺术家如何把思考和体验在画面中呈现,其中过程性探索的重要价值。
梁中和教授谈到,当下的艺术家摆脱了古代艺术的范式模仿,在艺术表达和预计技术具有相当的自由的情况下,面临表达什么,如何表达的问题,艺术家的自觉变得更为重要。在他看来,在面向公众的分享会,再到展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意识上的自觉,艺术家在向他人的展示、交流促进了自身的反思。
艺术家们从个人的创作方法论出发谈论了绘画发展路径的思考。郑德龙提出艺术创作与哲学思考之间的深层共同性,双方的跨学科合作能够将绘画的创作逻辑以及语言逻辑共同理清。谢正莉谈到心理分析等其他学科带给她超出认知的视角以及“向内看”的路径,并 以“黑暗中的明灯”为喻,向大家分享了绘画道路探索的困惑点。郭强提及自身对绘画的未知的迷恋,以及大量的实验所形成的绘画方法论体系。汤亚谈到自身所处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绘画视觉特性,并提供了自主探索材料技术的“模式”范本。张佳颖提出创作路径依赖问题,当绘画的情感消耗变成消耗本身,该如何往下走。杨柳提出生活状态与绘画精神性的统一,古典艺术家以作品为媒介,链接个人与外界。
麓湖·A4美术馆副馆长、首席策展人李杰首先提出了此次展览的创新点,从分享会到展览,打破了一般绘画研究中策展人对艺术家的单向定义关系,而是从“画什么”“怎么画”使艺术家自省,与哲学、观众的角度的对话中也不断重审。其次,他提到在艺术系统的线性脉络中的真空空间,并且艺术家要融于大生态中升维,以构建自己的形态,编制多线性网络。最后从绘画呈现、美术馆结构性补足等方面对绘画发展路径探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四川大学美术馆策展人朱月谈到,从现阶段艺术家个人的绘画探索到当代中国绘画的发展路径探索,需要更加“打开”。不仅艺术家要自我突破,将自己的绘画放到更大的场域之中,美术馆应该也为此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
最后四川大学美术馆熊宇对此次展览和研究会进行总结,并向大家说明了接下来的绘画研究项目的学术方向和实施路径的设想。
展览现场: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