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首页
《“传统文化+”时代:媒体人的自觉与自信》——中国传媒大学沈皛老师来我院讲座
本文由  于 2017-05-16  发布在 学院新闻 栏目中  浏览次数 

      2017年5月11日下午16时整,《不做皂隶,不当清客——传统文化+媒体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讲座在必赢nn699netA1-11顺利举行。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沈皛老师,沈皛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作家协会会员,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撰稿人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特约评论员,他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官方音响师,也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官方摄像师,他的著作《川剧录音制作及赏析》获得了四川省第七届“巴蜀文艺奖”,他拍摄的纪录片《木雅,我的木雅》获“金熊猫”纪录片人文类评委会大奖。讲座由必赢nn699net贾立强副教授主持。同时四川文艺出版社的领导也出席了讲座。我院的汪东升书记,杨梅副书记,编导系副主任张越舟老师,袁一民老师等也都来到现场进行聆听。

                       (讲座现场)

首先,由主持人贾立强副教授开场,贾立强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介绍,同时也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沈皛老师。他先从理论到创作实践,对沈皛老师的作品进行了介绍。后又向同学们讲述了沈皛老师在聚光灯前的荣誉名气和在聚光灯后的坚持付出、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以及自己对沈皛老师的倾佩和尊敬。

              (图为沈皛老师的新书《纪录的路》)

                    (图为贾立强副教授)

接下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的领导致辞。

紧接着,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沈皛老师上台开始了他的演讲。首先,沈皛老师告诉同学们学习必须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然后他将“不做皂隶,不当清客——传统文化+媒体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这一大主题,分为了6个小主题——学而优则仕,如何找一份好工作;读书问题;不做皂隶,不当清客;传统文化的真实力量不朽;“传统文化+”时代的回归;新书的自荐与不荐。在这6个小主题中,沈皛老师表达了对文化产业的反思与期望,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渴望与追求,呼唤传统文化来复兴未来。他认为,传统文化永远都不会过时,只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不同的时代。同时也建议同学们正确看待读书的问题,他给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私家清单”,还对该读何书、为何读书、如何读书、读书以后,这4个方面的读书问题进行了讲解。呼吁同学们扎实平时功夫。沈皛老师的指导,让同学们感触良多——作品的来源、思想的深刻都来源于书本,虽然如今发达的电子产品会使同学们快速有效的接触到无数外来的新鲜消息,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影响人思想的还是我们的“黄金屋”。

在《新书的自荐与不荐》这一主题中,沈皛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他的三本汇聚了自己多年阅历和沉淀的新书——《川剧录音制作及赏析》、《源流——中西文化论谈》、《纪录的路》。他向同学们推荐了前面两本,而第三本他希望同学们在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与创作之后,再进行阅读。

                      (图为中国传媒大学沈皛老师)

最后,进入了师生互动环节。贾立强教授首先代表同学们对沈皛老师进行了提问。他们围绕纪录片的慈悲心、偏见与偏爱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经过这一轮的激烈探讨,同学们都踊跃参与,积极的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疑惑。有同学提出,“当拍摄自己的作品,遇到了道德与成果这两者相互冲突的情况时,该如何抉择?”沈皛老师则认为:在拍摄一部作品的时候,便应该清楚自己想要的,所以无论路途中遇到何种阻碍,都应该坚定不移的选择你想要的,在乎你所在乎的。”又有同学提出,“当开始筹拍一部作品,特别是纪录片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时间?”沈皛老师回答说:“我们应该做足平时的功夫,而不应该就事论事,当你需要拍摄一部作品的时候,再来进行准备,到这个时候是来不及的。”之后,沈皛老师还和同学们探讨了关于纪录片素材收集、采访时的技巧问题。沈皛老师认为:对当事人进行采访就如同一场击剑比赛,如果你给出了漂亮的一剑,激起了对方的兴趣,那么在这你一进,我一退的过程中,双方便会擦出火花,而整个采访也会变得精彩奥妙;但如果你给出的这一剑完全不能激发起对方的兴趣,那么这场采访也会变得黯然失色。


(图中左为贾立强教授,右为沈皛老师)

上一条:中国画创作之从材料到观念——四川美术学院冯斌教授为国画专业学生进行专家授课 下一条:必赢nn699net音乐系成功举办“五月鲜花”第三届教师音乐会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