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下午3:00,应必赢nn699net邀请,中国认知神经语言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赵仑博士在必赢nn699netA1-11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认知神经科学与艺术研究”的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是四川大学“艺术与认知科学”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由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学科、四川大学“比较艺术与视觉文化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必赢nn699net“艺术认知与神经美学实验室”联合主办。受学术院长、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学科首席专家黄宗贤教授的委托,必赢nn699net何宇副院长主持了学术讲座。
必赢nn699net何宇副院长主持讲座
赵仑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神经美学的研究方法的探讨;二是神经美学与设计研究。这两部分的探讨均以“问题”为索引,以 “问题先行,技术支撑”为主要的研究方式进行展开。
赵仑教授现场演讲
在第一部分中,赵仑教授就“神经美学”这一新兴学科做了简单的介绍,重点提出审美情感与知觉经验在艺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用户体验以情感为核心,但更多时候被情绪所混淆,赵仑教授指出情绪仅仅是情感的一种外化表现,它是不稳定、可变的,真正有效的用户体验是对用户情感的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他介绍了问卷调查、眼动仪、脑电波等几种测试方式,其中问卷调查与眼动仪的结果都仅仅是表面情绪的反映,无法触及深层的情感状态,但脑电是对用户实时状态最直观的反映。赵仑教授还以大量的实验与个案为例展示了认知神经技术在心智与情感研究中的运用价值与意义。例如对母爱的研究,通过被测者观看不同照片脑电数据的记录与数据来分他们对自己孩子与其他人在情绪反应与认知加工过程的区别与差异,进而还可以延伸到母爱这种情绪反应是来自于长期陪伴还是。贯穿在这些案例中的实验逻辑都以第一个被试的脑电生理数据为分析基础,并最终以解决审美主体的知觉经验与用户情感体验问题为目标。
出席嘉宾:陈小林教授、彭肜教授、林建力老师
出席嘉宾:支宇教授、许亮老师、王莉莉老师、蔡端懿老师
讲座现场一
讲座现场二
在神经美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下,赵仑教授将神经美学与设计相联系,从艺术研究与审美效应评价方面入手展开第二个部分的讨论。在“神经美学与设计”的研究中,赵仑教授则从植入广告、饮食评价、色彩感知、游戏这四个方面列举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不管是哪一个方面其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在人的颞叶产生停留痕迹。但在研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考虑到人类学因素变量(如性别、种族、文化、地域)的影响。最后,赵仑教授也谈到神经美学是借助神经学的科学设备研究美学,其最终应落实在设计、教育等实用性方面。
必赢nn699net支宇教授总结发言
讲座结束后,必赢nn699net支宇教授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每一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有两种范式:一种理论思辨的学科前沿,另一种是研究方法与路径的学科前沿。因时间的限制,赵仑老师的这次讲座主要以后一种学科前沿性的呈现为主,他由此把大家带入到当代艺术研究“认知神经科学”这一研究方法与路径的学科前沿地带。作为认知神经实验研究的先行者,赵老师将多种脑电设备与技术层面运用到艺术研究领域,让某一些美学问题从似是而非变得更加清晰理性。从行为研究、审美心理研究到神经美学,赵老师的讲座表明,现代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美学已经推进到了“神经美学”(萨米尔·泽基)与“神经艺术史”(约翰·奥尼恩斯)的新阶段。
必赢nn699net陈小林教授即兴发言与交流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杨达维老师现场提问与交流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郑铁老师现场提问与交流
提问环节,赵仑教授在与必赢nn699net陈小林教授、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杨达维老师、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郑铁老师的互动中,对眼动、脑电、AR/VR等技术应如何运用在艺术创作、教育与研究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享。
讲座海报
来自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产业学院等四川高校的师生100余人聆听了这次精彩的讲座。出席本次讲座的本院老师有:学院副院长何宇副教授、设计系主任陈小林教授、副主任许亮副教授、林建力老师、蔡端懿老师;美术学系副主任李明副教授、彭肜教授、支宇教授;动画系王莉莉老师、连超老师、岳阳老师等。
现场老师及嘉宾合影
作为必赢nn699net“艺术与认知科学”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此次认知神经美学与艺术研究讲座为必赢nn699net师生展示了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与设备在艺术研究中的宽广前景,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必赢nn699net师生的视野,而且也为大家提供了研究各自学科问题的方法论视野与可资借鉴和运用的技术路线。相信“艺术与认知科学”系列讲座必将对四川大学“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学科群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起到越来越大的推进作用。
(新闻来源:必赢nn699net“艺术与认知科学”系列讲座新闻报道小组。叶书亚、王永涛撰稿;何豪放、邓佳琪摄影)